小血管狀態與健康長壽

 

我的恩師關令華教授,在三十多年前的臨床研究重點,是常見的心腦血管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壓、缺血性與出血性中風等等的預防與根治之道。

預判患者將傾向於發生缺血性或出血性中風,是非常重要的臨床環節。當時我們已比較關注人體的小血管狀態,因為運用小血管檢測來預判中風的高發傾向屬出血性或缺血性,準確率可高達9成以上,而其他方法如血壓分析等,有6成準確已很不錯了。

到約二十年前,我們除了研究小血管的檢測,更不約而同地把關注點聚焦在小血管狀態的保健與糾治的臨床研究項目上,如認知障礙(腦退化)、糖尿併發症、高血壓、陽萎、早衰、關節退化……為什麼?

因為:得小血管者得健康!得小血管者得長壽!

什麼是(小血管)呢?

心臟連結的主動脈口徑約為3cm,護士測血壓的肱動脈是0.5cm,中醫把脈的肱動脈約是0.3cm。再分支出去,口徑細於1mm的,便稱為小血管。

我們剛出生時,體內約有三萬六千條小血管,到五十歲時,約五成的小血管退化了,到生理年齡七十歲,便是約七成的小血管都消失了。可以說,人體的生理年齡老化,便是體現在小血管的退化。

血管的退化有個規律,距離心臟遠的小血管退化快,近心的大血管則退化較慢。那麼,人體那兒的血管最先退化?一般是男性器官,因其小血管口徑只得0.1mm,而且經常(缺血);其次是腦小血管,口徑約為0.3mm;再然後到心臟。冠狀動脈入口約為3mm,但去到心臟小血管時,其口徑只得約0.5mm。

生理年齡老化,男性器官的供血常會首當其衝出毛病,繼而到腦,再繼而到心。西方的醫學期刋就曾經報導:男性呈現陽萎後,不出幾年,腦功能便容易漸走下坡。然後,即使沒患上冠心病,也會漸呈略為運動便心跳氣喘,那便是心臟小血管退化所致。

假如仍對小血管退變的觀念感到陌生的話,那麼,可以回想一下患了糖尿併發症之親友的情況,如視力減退(糖尿上眼)、下肢潰瘍、傷口難愈、腎功能差等諸多表現,便是小血管退化所致。

那麼,是否即是吃些放鬆血管藥物,配合保健運動和健康飲食,便可以改善小血管狀態,返老還童呢?

難點在於:小血管很易被情緒壓力所影響,卻不容易受一般的中西藥物所調節。因此,腦退化、視網膜退化、陽痿、糖尿併發症、腎衰竭等,才那麽難以根治。而優化小血管的運動和飲食要求,亦有其特殊的重點,安排得不對,作用會適得其反。

近十年來,我們在各大中西醫療學科的前沿,進行探索與臨床觀察,發掘到不少修護小血管以至逆轉退化的實用好招,感受到若能夠掌握好小血管診治的這一塊土壤,那麼在中風、腦退化、情緒病、失眠、睡夢窒息、視力障礙、心臟小血管病變、兩性炎功能障礙、男性陽萎、女性盒腔炎與真菌感染、糖尿病併發症、腎衰……等等的防治上,均可獲得強大的療效提升以至逆轉。

在開發人類整體性身心逆齡的抗老回春工程上,小血管的研究,起到了很關鍵性的作用。我們會繼續撰文,和大家分享個中的天地。

何家瑜醫師

(預告:小血管的修護,有非常特殊的規律,先天元氣與心境是兩大重要因素。例如近代的太極尺宗師趙中道與武當李誠玉道長,深得個中三昧,乃享高壽達119歲和118歲。

但一般人如果沒有他們的修為,那又有何妙法,可以獲取健康長壽的果實呢?且看下回分解!)